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中原网讯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国几十年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一再证明: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愈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愈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愈能促进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企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如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优势、发挥效力,融入企业改革、科学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观念。在部分职工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发生位移,缺乏个人理想和抱负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引导职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对职工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增强职工的荣辱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的心态调整工作,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强化职工的竞争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正确引导个体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必须与企业大局相一致,使职工真正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工作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建树,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创新意识。要保持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以思想观念的创新和理论的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二、从内容载体上转变,突出融合性,由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变为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转变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无”认识。当前,部分国有企业正处于一个产权变更、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技术创新的变更时期,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载体都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原本老一套的说教及旧有形势显然落后于时代发展,必须要在内容上创新,积极倡导基层厂务公开、班组公开及民主管理制度,开展学习心得评比、知识竞赛、职业道德评议、时事征答等,增加班组学习、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融合性。
三、从教育方式上转变,突出有效性。在理想信仰、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多元化倾向的社会思潮中,外部环境导致有的职工认为“理想理想,有利便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新形势下职工思想的复杂化和多层面的状况,无疑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式应首先研究、了解工作对象的认识结构,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寻求工作的突破口,从单纯就事论事的说教式、注解式,转为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努力创造为职工广泛接受的丰富多彩的形式,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与管理方式相结合,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管
理的全过程,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避免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其实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在班组。以各项活动为依托,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从中提高管理意识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从而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涵盖企业管理工作,使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有教育,教育落实到管理中,管理上升为教育。
五、从实效性上入手,针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在动
态中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经济建设方向,努力追求互为促进的效果。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立足点在班组,受其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班组人数不多,但班组成员的年龄、文化、性格、爱好、思想水准、道德观等都不一致。根据班组的特征,不能采取单一形式,对不同的人和事应本着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爱护人的原则,平衡心理,缓解矛盾,使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明理知情的疏导功能、稳定人心的凝聚功能以及团结鼓励的激励功能。
六、从培育企业精神上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
建设,防止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代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偏见。按照生产经营目标,企业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奋斗方向,这要引起全体职工的共识。企业在培育自身精神中,一方面要努力形成一种民主、团结、和谐、宽松的气氛,使职工产生喜悦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还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职工处处感受到关心、理解和信任,进而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总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注重实效,认真把握好以上环节,千方百计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少做应景文章,努力开辟和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及思想保证。(作者 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 李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