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技工,应该“有面子”

中原网2018-06-27 11:09:42

    中原网讯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完善技术工人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一系列措施,营造技能人才发展的浓厚氛围。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家对技术工人的相关政策,政策导向基本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加速政策落实,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6月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门进行谋划和部署,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可见,国家对技术工人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就业人数达7.76亿,其中技术工人约1.65亿,而高技能人才仅有0.47亿,仅占整个就业人员的6%,高级技工的缺口之大,令人唏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工资也在不断上涨,技术工人的工资相较于多年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遗憾的是,市场紧缺、国家鼓励,依旧未能改变人们不愿学技能、当蓝领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为:

  第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大家的传统观念中,“技术工人”一直是一个不那么“上流”的职业。大家普遍认为,技术工人的地位低下,工作环境脏乱差,“满身油污、一身臭汗、工资低下”,说句不好听的,坐个地铁人家都嫌你脏。相较于工作光鲜亮丽、衣着丰富多彩的白领、金领们,即使部分高级技工月薪过万,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做。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家长们不希望子女从事这一行业,年轻人们也认为做技工“丢人”、“没面子”,宁愿去城市里做工资更低的销售、中介之类的工作,也不愿意来当个“又脏又累”的技术工人。

  第二,职业发展问题。技术工人发展通道过于单一,发展前景也不理想,具体表现为,无论月薪多少,在现行体制下,技工的出路几乎被定格在车间一线,繁重的劳作和无休止的加班往往会伴随其全部职业生涯。这种工作方式也导致员工的发展通道被堵塞,一个员工想通过工作来提升自身能力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解决“技工岗位缺乏吸引力”问题,由此更为迫切。笔者所在的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员工以操作类技工为主,近年来公司出台《创新管理办法》等系列提升员工工作技能的管理办法,旨在为技工搭建成长成材、谋事创业的工作环境,鼓励技工在工作岗位中敢于创新,在公司的正向引导下,瑞丽工作室、晶晶服务先锋队等团队在发明专利、优化工作流程、节约公司成本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拓宽了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可以说,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在技工管理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模式。

  当然,企业在对技工的鼓励和支持上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根本上还需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营造技能人才茁壮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局面,使广大劳动者都有机会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保障。(作者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王世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