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爱心超市全省走红 市民建议:开设网上爱心超市
连日来,除了郑州市民,兰考、禹州、平顶山、新乡等地的好心人也都想给爱心超市“补货”。
“路程太远,能直接邮寄吗?”南阳的王女士说,衣物可以邮寄,但爱心款如何送达?她建议,能否开设“网上爱心超市”,开通“爱心账号”。
施女士觉得,可以借鉴河南商报“暖冬圆梦”先晒梦想,再号召大家认领梦想的方式,实现“网络结对”,这样,爱心的辐射范围会更广。
消息能不能更灵通些
一位不愿具名的社区工作人员称,目前,不少市民的爱心捐赠,多是二手衣物、儿童玩具、书籍等,很多时候,并不是困难户真正需要的。
“关键还是信息不对称。”该工作人员说,她发现,有的低保户需要轮椅、尿不湿、吸氧机,于是,她将这一消息通过社区公示栏公示,没想到,正好有家庭搁置不用。能否通过“网格”统计困难户需求,借助社区公示栏或是爱心超市等平台对外发布,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实现供需对等。
可以公示物资去向
郑州市民于先生致电河南商报称,现在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慈善意识也在增强,但慈善部门运营,一定要公开透明。
登封的徐女士也同样建议,爱心超市能将爱心物资、爱心款公示,使运营机制透明,每笔物资的来源、去向都一一公开。
“这样,才能赢得大众的信任。”徐女士认为,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热心人参与进来,实现全民公益。
农民工能不能也去领
郑州的李女士认为,有些用不完的衣物、棉被等,可能农民工会非常需要。郑州市二七区民政局临时救助科科长王丹说,由于郑州火车站在二七区,流动的农民工相对较多,其中也有不少贫困的。
王丹说,农民工暂时不属于爱心超市救助范畴,而是由救助站针对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救助。困难的农民工可前往救助站,不受区域限制,包食宿,还发放衣服,对于在郑州固定工作三年以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患重大疾病后,也能享受到一定的补助。
二七区临时救助站副站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德龙说,每年10月到次年春节前都是农民工前来求助的高峰期,“现在救助站就有十几位困难的农民工。”
受助者声音
开证明太麻烦领取能否“一站式”
1月19日,来自郑州侯寨乡的3个低保户正在选购衣物。50多岁的张福根说,患有精神病的女儿从未穿过新衣服,他想给女儿多挑几件。张福根和两位老乡坐了1个多小时车,上午11点左右赶到爱心超市。“能不能要床棉被,家里的被子都烂了。”同行的张根群小声说,他还想要壶油过年。
一位工作人员说,要领棉被、油等大件物品,需要先去民政局申请。之后,三人又赶到二七区民政局填写申请表。张福根说,他本想把棉被、油一起领了,但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能领一样。到下午5点多,一天没吃饭的三人才回到家。“有点儿折腾。”张福根说,爱心物品领取能不能“一站式”?“那样就更好了。”
民政部门回应
会考虑市民的建议认真商讨
派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现场审核,实现“一站式”服务——针对低保户以及市民的这一建议,昨日,郑州市二七区民政局副局长史新林作出回应。史新林说,目前,爱心超市的“管”和“发”是分开的,超市的工作人员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发放”,超市物资的管理都是由民政部门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在做。
为何低保人员申领米、油、棉被等需要到所属民政局?史新林介绍,他们根据困难户实际情况,将辖区内低保户、低收入人群等分为了A、B、C三类,哪类人群适合哪种救助,民政局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最清楚,“超市工作人员对每户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如果实现“一站式”,“管、发”二合一,史新林认为有一定弊端,因为这样一来,超市就需要增派人手,将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调往爱心超市,可是,他们本身又需要承担其他工作。
“但‘二合一’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可以考虑。”史新林说,会考虑市民的建议,认真商讨。
此外,史新林说,他们计划建立爱心群,将所有的爱心人士聚在一起,可以群策群力,更好地帮扶困难群众。
专家分析
有的爱心超市无疾而终主要是因为这仨问题
对于目前国内的爱心超市,有人专门做过研究。在2008年前后,大连民族学院东亚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师颖新博士,对我国的爱心超市运营进行过分析。师颖新认为,不少爱心超市无疾而终,有三大主因。
一是身份尴尬,监管不明。爱心超市的定位往往为“非营利机构”,不能盈利,谁来支撑?如果可以盈利,收入谁来监管?
二是成本太高,效率低。不少爱心超市身处黄金地段,加上人员、水电、物流等的费用,成本较高,这样的慈善有些“奢侈”。
三是依靠“输血”,“造血”能力低。单靠财政支持,难以长久维持。于是,也有地区开始寻求市民参与、企业合作,这样也容易出现募集物资单一等问题。新的物资只能再次依靠财政,“造血”能力低下,难以长久。
一个思路
爱心超市发展
还得靠市场运作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蒋积伟认为,“爱心超市”,不少人只是将目光盯在“爱心”上,过于强调慈善,应该将目光转移到“超市”上,提升市场意识,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发展到“政府+市场”行为,注重管理,引进人才。
蒋积伟建议,爱心超市发展,还得靠市场运作。
比如,通过企业冠名的方式,达到双赢;引入超市管理人才,实现超市的有效管理。在募集爱心物资时,不少市民会捐赠二手衣物,可在实际调研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城镇居民,对二手衣物的需求并不大。此时,可以考虑将募集到的二手衣物转售给如制造拖把等的企业,获得的资金再用于购买有效的爱心物资。
另外,也可以购买服务,把爱心超市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运营,将收益用于低收入、低保户家庭等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