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300亿 税收见证双汇巨变

中原网2016-11-10 09:37:33

   2016年7月20日,双汇母公司万洲国际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成为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食品企业。但很少有人知道,30多年前,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一度濒临破产。

  30多年来,双汇专注肉类食品生产,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在改革、改组、改造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每年缴纳的税款从最初的百万元,到后来的千万元,再到数十亿元,截至目前税款总额近300亿元。

  改革求生存 税收过百万

  1984年,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是一家资产只有468万元、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的国有企业,已经连续亏损26年,濒临破产。

  1984年7月,万隆通过民主选举接任厂长,明确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向改革寻出路,通过向前苏联出口分割肉,使企业走上了依靠外贸发展的新道路。1984~1990年,漯河肉联厂累计缴纳各项税款774万元,年均110万元。

  创新谋发展 税收上千万

  1991年苏联解体,依靠分割肉出口发展起来的漯河肉联厂一度陷入经营困境。此时,以万隆为首的经营团队果断选择“上马肉制品”、“外贸转内贸”的经营战略。

  1992年,第一支双汇火腿肠问世,实现了产品结构从“生”到“熟”、经营战略由外贸向内贸的成功转型,双汇一举跨入中国肉类加工行业三强,业绩和税收情况明显改善。1993年上缴税款突破1000万元,1994年突破3000万元。

  合资促转型 税收跨亿元

  1994年,双汇与香港华懋集团合作,引进外资1.27亿元成立合资公司。随后,漯河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漯河市塑料厂划归双汇管理。1998年,“双汇实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双汇成为中国知名大型食品集团。同时,借助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两免三减半、采购国产设备抵免、外商企业分红再投资抵免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双汇累计引进外资1亿多美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发展。至2000年,双汇年销售收入达60多亿元,上缴税款突破3亿元。

  竞争上规模 税收高增长

  2000年,双汇引进国内第一条屠宰冷分割生产线,双汇冷鲜肉问世,结束了中国肉类行业几千年来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同时,双汇制定了“围绕北京开发京津唐,围绕上海开发长江三角洲,围绕广东开发珠江三角洲,围绕沈阳开发东北,围绕成都开发西南,围绕河南开发中部地区”的六大区域发展战略,先后在全国18个省市建设了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双汇从此走出河南、走向全国,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双汇肉类年产销量从50万吨发展到300多万吨,年销售收入从60亿元发展到400多亿元,年上缴税款从3亿元增长到24亿元。

  实现国际化 税收创新高

  2012年,双汇把65.5亿元肉类净资产及相关业务注入双汇发展,实现整体上市。2013年,双汇母公司——双汇国际(已更名万洲国际)以71亿美元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完成了由中国最大猪肉加工企业向全球最大猪肉食品企业的历史性跨越。2014年,万洲国际整合中美欧100多家所属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后的万洲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得到了空前提高,实现了实业和资本的国际化。2011~2015年,双汇肉类总销量1440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上缴各类税款157亿元。

  30多年来,双汇因势而变、乘势而上,随着机制、体制、管理的不断创新,经营不断跨越,税收逐年增长,累计上缴税金近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36%,实现了企业、股东、社会的多方共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