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9184亿 上市银行仍独占“半壁江山”

中国证券报2013-10-31 17:15:34

    16家上市银行2013年三季报全部披露完毕。正如大家所预期的一样,虽然业绩增速进一步放缓,但是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9183.78亿元,仍旧占据了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双升”魔咒还在继续。预计未来上市银行的不良率恐怕将超过1%,不过,银行资产质量不会爆发不可控的风险。

    另外,尽管业绩增速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在补充资本充足率的持续压力下,银行再融资频繁,给资本市场造成不小压力,银行希望通过发行优先股缓解资本压力。

    “国家队”以稳取胜

    根据各家银行披露的2013年三季报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9183.7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127.62亿元,整体增幅达12.99%,基本达到了此前机构的预期。其中,中、工、农、建、交等五大国有银行组成的“国家队”,前三季度净赚总计6889.1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147.47亿元,净利润增幅也达到12.07%,略好于市场预期,体现了在利率市场化加速、金融脱媒加剧等“恶劣”环境下的稳健经营优势。

    尽管如此,上市银行的高利润“神话”至此应算彻底破灭,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兴业、华夏的净利润增速分别达25.57%、21.24%之外,其余14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低于20%。其中,作为五大行之一的交通银行,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仅为9.43%,相比去年同期15.87%、2013年上半年12.02%的净利润增速有所下降,其也是16家上市银行中净利润增速唯一跌至“个位数”的银行。对此,交行副行长于亚利解释称,净利润增速回落是有意为之,事实上,交行净营业收入为1245亿元,增幅为13.05%,高于净利润增速,并且成本管控严格,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3.41个百分点。导致利润增速降低的原因在于前9个月拨备支出较多,共计28.8亿元,增幅为27.52%。

    中金公司方面还分析称,6月“钱荒”的后续影响应是三季报业绩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具体而言,以票据业务为主的银行量价齐跌,而以信托受益权为主的银行量价齐升。“钱荒”过后,三季度利率中枢明显高于上半年,使得上半年配置的票据在三季度无利可图甚至亏损,银行被迫收缩同业业务规模;而信托受益权业务由于久期较长,受钱荒影响较小,三季度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业的高息差收益恐再收窄,利息净收入增速也恐难维持高增速。三季报数据显示,16家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供给16467.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5090.05亿元,增幅仅为9.13%。鉴于此种趋势,不少业内人士建议,上市银行应积极探索新兴业务领域,尽快实现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此外,互联网金融正在迅速崛起,上市银行应从中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产质量承压 核销力度加大

    与此同时,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双升”魔咒还在继续。宁波、浦发等银行已表示采取了核销措施。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上市银行的核销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一个月前就曾预言,由于经济增速放缓,接下来银行的不良率恐怕将超过1%。不过,他也指出,银行资产质量总体平稳,风险可控,不良率无论如何不可能超过1.5%的水平。连平的这一论断在银行业的三季报中得以体现。

    在30日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浦发和交行的管理层均认为,不良贷款“双升”是宏观经济走势的反映。

    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指出,银行业整体不良从之前的“双降”到目前的“双升”,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从之前的高速增长变成现在的平稳增长,经济增速下降必然带来银行不良资产的上升;国际经济大环境不好,也对国内有影响,主要是制造业受影响比较大;目前经济增速有所回升,但仍是缓慢、平稳的回升。

    交行副行长钱文挥也认为,经济增速放缓将是比较长的过程,国内产能过剩调整的过程也是比较长的。银行的资产质量对此必然有所反映,并且,银行资产质量面临的挑战至少是中期的。但总体而言,国内银行业的资产质量相对仍是较好的,且风险可控。

    31日披露三季报的9家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和不良率均出现“双升”。中行报告期内的不良贷款总额达720.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工行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73.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7.8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1%,比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9月30日,农行不良贷款余额879.1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68亿元;不良贷款率1.24%,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农行方面认为,资产质量总体基本平稳,新发生不良贷款主要是部分沿海地区的一些低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中小企业。报告期内,交通银行贷款减值损失为人民币133.44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8.80亿元,增幅27.52%。减值贷款率为1.01%,比年初上升0.09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9月末,民生银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119.3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8%,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3.45%和上升0.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0.92%,比上年末的0.88%上升0.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73.16亿元。北京银行三季末,不良贷款余额34亿元,不良贷款率0.61%。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0.92%,比上年末的0.83%上升0.0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13.02亿元,比上年末的10.43亿元上升24.83%。截至三季度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0.69%,比去年年末的0.58%上升18.97%;三季末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18.78亿元,比去年年末的89.4亿元上升32.86%。

    资本充足率上升压力仍大

    分析人士指出,自2013年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加大了银行资本的政策监管消耗。今年的中报显示,10家上市银行的核心资本水平较3月末继续回落,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增加,特别是银行股价跌破净资产使得普通股权融资困难重重。而上市银行披露的三季报显示,银行资本充足率整体上升。其中,四大行三季末资本充足率均较二季度末有所上升,但部分股份制商行资本充足率仍面临较大压力。

    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三季末资本充足率较二季度有所上升,但仍然逼近监管红线。截至报告期末,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算,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91%,一级资本充足率7.4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43%。这与监管红线8.5%、6.5%和5、5%相距不远,远低于同业水平。平安银行三季报称,“各项财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但资本充足率存在较大压力。”

    在补充资本充足率的持续压力下,银行再融资频繁,给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9月5日,招商银行终于完成了配股,共募集资金275.25亿元,A股股东认购比例为96.39%。平安银行在9月9日也公布了非公开发行预案,以11.17元/股的价格,向平安保险集团发行募集不超过148亿元。

    日前,政策面传来利好消息,银行有望通过发行优先股缓解资本压力。据悉,优先股目前已经成为证监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部分大投行已经在积极联系客户筹备发行优先股,银行和电力行业的大型国企有望成为发行优先股的先锋。而有参与该项工作的投行人士预计,这项工作有望在年底正式启动,优先股的方案则预计在三中全会前后出炉。

    在3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交行副行长于亚利表示,监管部门正在对优先股进行研究,交行也有专门团队跟进政策进行研究,但优先股涉及的很多法规、制度还没有出台,交行目前没有优先股融资计划。除了优先股,交行还在研究合资格的次级债,对合资格的带减记项的次级债研究更多,更希望日后利用这一工具进行融资。

    中金方面也称,优先股机制可实际降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减轻银行普通股融资压力,并可将每年银行内源性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提升2个百分点。根据中报数据,若优先股发行后,静态测算上市银行的股权融资缺口将由之前的862亿元降为0,农行、中行、浦发、民生、华夏均将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