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中原网> 他山之石 注册登录

投放便民、收运规范、处置专业!成都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全流程分类体系

2022-02-28 12:37:24来源:成都城市管理
字号  

  分类投放便民化

  分类收运规范化

  分类处置专业化

  完善生活垃圾全流程分类体系

  推进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让生活垃圾分类

  成为全民参与的“新时尚”

  一年以来,成都持续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不断凝聚全社会的合力,共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及小区铺设四分类容器约36万余个,建成标准化集中投放站(点)2万余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300余个。目前,全市已配备四分类收集运输车4800余辆,全市261个镇(街道)均制定了收运线路图和时间表,分类收运逐步规范。

  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今天,继续跟着成城一起从生活垃圾分类的前端、中端和末端来找答案吧~

  前端:分类投放

  智慧升级,人性化设施方便居民投放

  “以前大家什么垃圾都往一个桶里扔,现在垃圾投放点实行分类投放,小区环境也变得干净很多,大家都觉得更惬意了!”市民张淑梅的感慨道出了小区内不少人的心声。

  分类投放(站)点的规范化建设是生活垃圾分类纵深推进的重要基础保障。在过去一年里,成都以“因地制宜、环境协调”为原则,推进标准化投放(站)点建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点便利化、人性化、精细化功能升级改造,最大程度方便了市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锦江区锦东庭园垃圾分类收集点

  在锦江区锦东庭园小区,封闭式投放点为定时开放,每天早晚7:30—9:30居民可以在小区固定点位投放垃圾,“通过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能从源头上培养居民分类意识,减少垃圾产生量。”

  此外,锦东庭园内“生活垃圾分类延时投放点”也同步“上岗”。垃圾延时投放点将与固定投放点“互补”,在方便居民定时投放的同时,满足多元化的投放需求。


垃圾分类收集点兼具洗手、照明等人性化服务功能

  除了越来越便民,如今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点还聚焦智能化。去年,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远大中央公园小区就引入了7组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

  走进小区大门,就能看见一组美观的智能垃圾分类箱体,据了解,这是居民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处。


远大中央公园小区可回收物智能投放箱体

  “居民注册账号后,走到箱体前,进行人脸识别,在智能屏幕上选择分类,该类箱盖就会打开,30秒内完成投放,投放后居民可以积分。”

  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成城,居民投放所获积分在该智能垃圾箱的“得益管家”APP上可显示,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


自动消杀抑菌除味

  除人脸识别,居民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输入账号方式打开箱体投放。另外,该智能垃圾分类箱可以进行厨余垃圾自动消杀抑菌除味、24小时实时监控。

  “当桶内的生活垃圾达到容量的80%时,系统会自动提醒清运人员前往清运,能有效避免出现垃圾爆桶的情况。”有关负责人解释。

  中端:分类收运

  创新模式,形成分类收运全覆盖

  源头分好了,中端如何收运?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市民都十分关心。

  为破解前分后混的难题,成都各区(市)县城管部门升级换代小型收集机具和大中型运输车辆,规范标识涂装,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分类运输路线、时段和作业形式,不断优化收运体系。


以“桶换桶”的方式收运厨余垃圾


升级换代后的小型收集机具

  清晨6点,负责金堂县赵镇泰康博观小区生活垃圾收运的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要赶到早上8点前,将小区内近10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垃圾转移到小区内设置的生活垃圾暂存房。

  “8点以后,负责环线收运的环卫公司分类作业车将对小区内生活垃圾暂存房的垃圾进行转运。”分装分运、分时收运,这样的“绿色”收运每天都在金堂县上演着。

  金堂县以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为衔接点,形成“小环线—生活垃圾收集房(或压缩转运站)—大环线”的“小环线+大环线”的收运模式。


规范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

  为了持续完善生活垃圾收运环节,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闭环链条”,金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现有服务环境卫生公共事业的企业,按照“具有分类辨识度高、满足分类收集需求、密闭性能好、经济适用性强”的特性,完成了对130辆原有小型电动分类收集车辆的提升改造。

  与此同时,金堂县还以收运线路涵盖范围为基准点,将16个镇(街道)、景区、成阿工业园区,分成17个标段51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内合理配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以及小型电动分类收运车(其中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车辆跨组收运),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全覆盖。

  末端:分类处置

  完善体系,有效破解分类处置难题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诸多环节。为有效破解分类处置难题,这一年,成都一方面优化垃圾分类转运设施空间布局,增加分类转运泊位,提升环保措施;另一方面在温江、双流、大邑等13个区(市)县规划新建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使全市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据统计,目前全市累计正常运行的生活垃圾环保发电厂9座,基本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成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4个、就地处理设施50余个、社会项目23个;建成有害垃圾暂存点28个,可回收物分拣设施36个,分类处置系统基本建成。


金堂环保发电厂

  在西南交大南操场有一个占地面积约280平米的厨余垃圾智能分布式处理中心,它的日处理量能达到50吨,西南交大所产生的厨余垃圾全部是由它进行“消化”。

  中心内的智能一体化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装置采用厢式集成设计,引进国内先进工艺,全程密闭式生产。厨余垃圾在这里会经历生物质分离器分选→粉碎制浆→脱水、除油→废水前处理→废弃杀菌除臭等工序。


厨余垃圾智能分布式处理中心

  那么,这些厨余垃圾最后究竟是如何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真正变废为宝的?答案在这里

  1

  生物质分离器分选出的生活垃圾包括塑料瓶、玻璃瓶、饮料盒等可以用于垃圾焚烧发电;

  2

  处理后的粗油脂将送到化工企业制成工业油脂及有机燃料;

  3

  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4

  有机质渣料则用于制作黑水虻昆虫养殖原料,养殖出的黑水虻制成虫干用于饲料昆虫蛋白添加,黑水虻的粪便氮磷和有机质腐熟成分又可作为有机肥使用。

  投放便民、收运规范、处置专业,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管理,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全民参与的“新时尚”。做好“关键小事”,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