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中原网> 他山之石 注册登录

从“要我分”到“我要分”,北京昌平全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0%

2021-12-26 14:05:44来源:学习强国
字号  

  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至今,北京昌平各村(社区)创新垃圾分类方式,使居民的生活发生了不少变化,昌平也因此收获了一些可喜成绩——东小口镇兰各庄村荣获“2021年第一批北京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之称,成为目前昌平区唯一一个垃圾分类示范村;昌平7个示范商务楼宇荣登“2021年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商务楼宇的名单”。


  2021年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商务楼宇的名单(昌平区)。

  东小口镇兰各庄村在2021年第一批北京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名单中,因“党建引领作用好、分类设施规范、桶前值守到位、分类成效显著和居民满意度高”,成为区级垃圾分类示范村。

  有了兰各庄村做榜样,昌平人在自己的努力下,生活垃圾分类正逐步从高强度投入的“攻坚战”向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转变;实现了从“要我分”责任意识建立向“我要分、自主分、正确分”的行动自觉转变,全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已达90%。


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生活垃圾精准投放

  积分可兑“贴心礼物”


居民分类整理垃圾。

  伴随着“当当”的切菜声,家住回龙观街道蓝天嘉园社区的居民王桂兰把破损的生菜叶切成了小块,将菜叶扔进了家中配备的厨余垃圾桶中。《条例》实施后,王桂兰家里便配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个垃圾桶,对生活垃圾完成分类投放,早已“习惯成自然”。


居民使用小程序扫码积分。

  王桂兰养成的垃圾分类好习惯,要得益于社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推进。去年,蓝天嘉园社区启用了“合创家”小程序,居民准确投放垃圾之后,打开该小程序的个人专属二维码,由垃圾分类指导员扫码后,即可完成个人积分。积分达到30-500分之后,居民就可以领取积分相对应的食用盐、纸巾、肥皂等贴心小礼物了。

  农林废弃物不出镇

  “废物”加工成“宝物”

1.jpg

兴寿镇农林废弃物处理厂。

  兴寿镇辛庄村作为草莓种植大村,每年可产生1000余吨农林废弃物。如何处理这些农林废弃物呢?兴寿镇自2016年开始,就在垃圾分类和农林废物处理上不断探索,从而找到了“就地处理”的路子——将草莓藤蔓等农林废弃物经过粉碎、除尘、筛选混合、加温、挤压、堆肥等程序,最后再进行质检、包装。最终生产出来的土壤调节剂能改善土壤,用于农作物种植,提升作物的品质。


兴寿镇农林废弃物处理厂。

  “现在我们不出村、不出镇,就可以将我镇以草莓藤蔓为主的设施农业废弃物和部分厨余垃圾进行集中堆肥,减轻了我镇垃圾清运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垃圾分类水平。”兴寿镇环卫中心主任高帅杰介绍道。

  执法保障有力度

  垃圾分类见实效

2.jpg

执法队检查垃圾分类情况。

  《条例》实施后,昌平区各执法队对辖区内各社区进行了多轮次的全覆盖执法检查。目前,昌平区各执法队对于垃圾分类的工作已经形成常态化。每次检查时,执法队员都会重点询问社区的垃圾分类站点、定时定点投放、责任落实等相关情况,并督促社区负责人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据统计,今年以来,区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居住小区(村)17045家次,检查居民4560人次,查处违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案件1065起;查处个人分类投放不准确行为2898起。

3.jpg

执法队检查垃圾分类情况。

  从分类实效来看,今年以来,昌平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家庭厨余分出量稳定在350吨/日左右, 比《条例》实施前增长十倍;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1800吨/日,比《条例》实施前翻倍增长,且还有一定上涨空间;其他垃圾日均清运量减量1200余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减少500吨。市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可见垃圾分类正在从新风尚变成一道新风景。

4.jpg

社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料。

  作者:向凌潇 王司同 杨杨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