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泰安市坚持高位推动、广泛发动、示范带动,创新推行“强制分类+引导分类”与“专业分类+社会参与”相结合的“2+2”工作模式,提出打造“全域覆盖、城乡统筹,争创全国一流”,打造全域垃圾分类“泰安模式”的工作目标。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是山东省第一部关于垃圾分类的地方性立法。
一、打造全域垃圾分类新模式
泰安市积极构建全域垃圾分类工作体系,提出了树立一个目标(“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抓住两个重点(示范带动和统筹兼顾)、采取三项举措(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智慧监管)、建立四个机制(全域分类、全链联动、全程监管、全面提升)的“1234”工作总体思路。工作中,坚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组织市县同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统筹安排各县市区、各功能区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利用国家开发银行项目资金开展全域垃圾分类项目,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目前,各县市区、功能区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四分类标准配备垃圾分类收集桶11万个,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各小区均配备了分类收集容器,配备各类大型转运车和小型分类车1221辆,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厨余垃圾处理厂2座、危废处理厂1座,分拣中心2处,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积极推动“两网融合”
通过搭建“专业+职业”回收渠道,实施“区中转+资源中心集中收集”转运形式,建立起再生资源与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体系,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积极推动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一方面,通过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社区、单位等公共场所,收运电器、金属、塑料、纸类等高值可回收物。在医院等即时产生可回收物的场所,采用车辆驻点、定时上门回收方式收运、专业收集车辆定点巡回收集代替传统回收站点的方式即时回收,将所有可回收物统一收运至分拣中心,完成分拣、打包,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实现了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另一方面,城市环卫系统有关单位及企业,在城区范围内升级改造专业分类收集站,配置660L可回收物在内的四分类收集容器,在泰城分类收集点、分类收集站配备专业管理员、分拣员引导周边社区、单位规范投放,由环卫工人开展专业分类、二次分拣,建立了一套以点、站、场为基础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弥补了社会资本对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力量不足的问题,实现“全域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兜底回收”。
三、广泛开展宣传引导
为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泰安市城市管理局、泰安市教育局、泰安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泰安市实验学校五方共同签署“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课题研究合作意向书”,合作编撰垃圾分类教学参考用书。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进社区、进校园、进广场等未来生活系列活动,为编写知识读本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市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和环境保护责任担当起到了积极作用;老师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及爱护环境的责任心,培养未来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形成绿色、文明、健康的未来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泰安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来源:环资司)